|
本帖最后由 newnet1234 于 2017-7-4 13:20 编辑 ' z1 M+ `& J& b) Q( I' O
2 K( ~* x! l2 Q; K* a# O
常见的贴片元件在手工拆装时,由于需要同时加热两端的焊点,一把烙铁操作往往不方便。拆卸一般是采用“拖焊法“,就是用烙铁头挂上很多的焊锡同时粘上两端,把元件粘下来。在拆卸和调整元件位置时,若有一种烙铁头能同时加热元件两端的焊点,那就会方便很多。
K, F7 Y% i3 Q1 r( A+ h" b! J现在贴片元件比如电阻、电容等,常见的长度一般是1~3mm左右,有可能在一个烙铁头上实现两端同时加热,于是设想了一种带凹槽的K型头。选K型是因为焊口比较长,有空间制成比较长的凹槽,可以适用较大的元件。) Y6 T! D; w9 v% s, Z
0 g. W, i, Z6 Q+ G1 z' b$ J
" g8 F7 G: W7 ` ]) h使用时,元件位于凹槽内,烙铁头可以同时加热元件两端进行焊接或拆卸,感到特别适合拆卸使用。
: S L& w! {* W- L. F0 {) s4 z, s
, A' r5 w# I* \0 J; N' y* x1 Z0 w2 W
利用焊锡熔化时的表面张力,这个凹槽的头会比平面的头更易于挂锡,即有一定的”吸锡“作用,方便清理焊盘。
9 U* l# g# ]- f为适应不同的元件尺寸,凹槽需要相应有多种规格,或长或短、或深或浅,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烙铁头系列。" _9 q5 u/ L' S( Y7 Y$ Y
那岂不是要备很多种规格的烙铁头?其实也不尽然,看下图:# L P7 n+ ^; N: M7 e9 r
`. e, y1 b3 L7 ^% ~- ^
槽口长度一定要比元件大,这无庸置疑吧?并且可以大得多一些,这时要发挥一下想象了:只需顺元件方向前后移动烙铁头即可先后加热两端了,而这种分时如果较快的话,就相当于同时加热了。
8 O) w) ~: i- g. A所以,实际上只需有一个开口大一些的烙铁头就差不多够用了。; i2 N V- m+ P0 N* f
另一个问题,在PCB上空间紧张或元件密集的位置,要更窄一些的烙铁头才容得下、周转得开,此时可能就需要”TS-nKU“型或TS-nD的烙铁头上场了 。. ]6 V+ d3 K7 I; Q4 K
/ {# @# f+ M: K4 g
这看上去有点像<->凹形批头 , e; n* l; e. G1 T4 `
4 F2 R! m4 W9 ^3 Q* d4 _. x3 d
自已将现有的K型烙铁头锉个凹槽可以吗?——不建议这样,因为烙铁头表面的防护层破损露铜后,里面的铜会很快被氧化、侵蚀掉。让我们期待官方的正规产品吧 。' w3 \2 T% i0 D$ A: d/ L, D& l, u% A
$ z, p# Z) l9 y, Z: J欢迎大家探讨。
" t2 [, O) p. S9 C# A6 B, e! y/ R: l3 I" h) E# |; _' Z
(声明:未经本坛和作者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帖、不得擅自模仿制造本帖中烙铁头的新样式用于商业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