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步 于 2017-6-13 09:29 编辑 0 Y- \' _4 a% h$ C4 P( X: R
( V) e& P3 ?$ F: e) ^* I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对家中电网突然的断电感到诸多不适。喜欢的电视剧没法追了,手机/笔记本没电歇菜了,尤其到了傍晚黑灯瞎火的更是无奈,苦不堪言。很显然,下面DIY的这款后备电源可以完全满足你的需求。当家中出现停电后,它能立即将内置的电池通过逆变器转换的方法输出220V交流电,使电器设备维持正常工作并带有多种保护措施。 
拆开包装看到逆变器的全貌了。这是一款型号为SDB-500A,DC12V/AC22V逆变器设备。通过说明书再重点描述一下这个玩意的一些基本信息。输入12V(10V~15V),输出220V±10%。负载功率峰值为500W,实际效率为350W。 / Q1 @0 g2 D# |# O
外观接口介绍一下:正面设有双屏数码显示。整机大小为:165mm*90mm*50mm。
# c8 i6 u) y2 ~; w; b+ T; } ; a w, |) j+ D, O
附带的输入端夹子硕大无比,弹性十足,纯铜材质贼亮贼亮的。纯铜的夹子长期使用不怕生锈腐坏,而且低阻导电性极佳。& K& \7 f* Q) W% p- a: d) I

左侧面为DC12V输入端接口,螺丝紧固线材较粗。可以看到上面的标识为:10AWG/600V,理论上可以承载20A左右的大电流。 $ O0 t' ~* U4 \, n+ g
右边为输出端接口,包含一个USB接口和开关键。- C9 d( E2 \+ `* t& {$ d9 Z/ J
( E; Y- |/ ?, T0 t( b
机身锌铜合金材质,质地坚硬。9 d7 u4 B8 E3 L, k# W3 n
z+ y4 l! |0 l. Y顺手拿把螺丝刀拆开外壳,看到内部的线路板和主要元器件。. T' ]( L3 \2 b* ~1 k5 c
8 y; c2 B% Y6 z: ]4 G7 U
面部数码管显示部分,使用的是蓝光共阴数码管3364BB。; e- s- D3 p# M3 X
 左侧内部有一个散热风扇。逆变器在工作中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这个排气扇往外送出热气。0 o' R1 {2 W% y
" W6 K+ q) c+ l& j9 r! ]' O' o* C
右侧边为输出口内部引线。输出插座可以承载最大13A的负载电流。没有独立的接地线。 
9 k% R& R4 Z9 V1 c+ T, ]$ g9 ]中间部分就是逆变器的主板线路,输入端安装有一颗40A保险片。在使用安全方面这个保险丝起到很大的作用。万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意外,造成了内部线路出现损坏的情况,那么这个内置的保险丝的作用是保护电池不会短路烧坏起火爆炸等情况,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 b7 @/ X6 }: K( P , p5 H* z* n2 b# ~7 @; E
逆变器里面的开关电源使用的主变压器是QSF-12V-220V,可以将交流的12V变为交流输出220V。; j. }9 `: A3 s% y6 Z/ u7 M) ?
; j1 m$ ?( k4 [/ X+ u1 A6 S1 d1 j0 K
内部使用的六颗大功率场效应管型号为: K3568。其中上方四颗用于逆变输出控制,下方两颗用于输入回路。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金属外壳散热。一部分由风扇吸热排出。- J# o- t, E0 d5 Y" D% @& O% M

" v* u& A# `9 i+ F' S8 ^2 B
' w" k d; l0 `" x0 A& E0 a+ _ % ]. t2 i6 s0 X& j0 l4 p" T. Y
* X/ f; l4 P! N8 u8 l B
双面板线路板背面没有任何元器件,加粗加长加锡的输入端供电线路清晰可见。一方面可以提供较高的电流,一方面可以起到散热目的。 s) R6 g, |- h8 G; Z' C0 B" t

* N: E- E3 m, Y, P9 d0 ?5 |主板控制部分有两颗TL494芯片组成,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外围元件简单工作稳定。广泛应用于桥式单端正激双管式、半、全桥式开关电源。一般的逆变器均采用这个芯片构建。 
- y/ T: o# {4 X7 _ v* f, C% M
: r, e8 i1 w( I3 y; \3 w' h: Q逆变器内部介绍基本结束,接下来看看电池部分。一直期待着能在智能帮兑换活动中存上10颗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来进行组装。可惜了,目前才弄到2颗。实在等不及了。只好拿出一个巨大无比的铅酸电池来捣鼓一下。 喏,就是下面这个天能电池12V/20A容量大小的电芯。天能电池驰名中外,谁用谁知道。一般电动车都是使用这个电池,负载输出电流大动力十足。 4 e8 [' t% d& `3 k9 D! w
1 T, u7 y! D1 |. `/ H o
; g" f& j, A `
/ s, N% p. y0 l" Q6 S8 Q( w }* u/ B' M" Q' p" J% U; h
' Z& o0 [4 F. X+ f! k4 B% U
! b; ]% B' K' s6 T
: ^: J! m4 n2 M8 r0 x$ Y1 X
8 k/ Y N' m! V& X; N5 @+ N: B- V% X0 n+ T/ W! j- O/ y
|